不少人誤以為只有長者才會患上急性心肌梗塞,惟隨著港人生活習慣改變,現時此症有年輕化趨勢,年輕的患者只有三十至四十多歲,很多時候甚至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更值得關注的是,約四至五成患者出現急性心肌梗塞時,才得知自己患病而事前毫無先兆,令他們措手不及。幸而,今時今日本港「通波仔」技術發展已相當成熟,很多時患者只要能及時得到治療回復血管暢通,便能很快康復出院及重過正常生活。但「通波仔」後其實並非一勞永逸,絕大部份患者需要輔以接受雙抗血小板藥物治療(Double Anti-Platelet Therapy),才能有效降低復發及死亡風險。
患者一旦確診急性心肌梗塞,醫生需即時為患者打通血管,使用溶血劑是其中一種療法,但此類藥物的出血風險頗高,因此在情況許可下,醫生普遍會傾向為患者進行俗稱「通波仔」的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以重新打通堵塞了的冠狀動脈血管。醫生會從患者手腕或大腿的動脈置入導管,然後在X光技術協助下,將導管引導致心臟血管堵塞的位置,舒張導管內的氣球擴張血管及放入支架支撐令血管不易再收窄。
手術後,不少患者都會誤以為血管不會再堵塞,事實上,若他們不繼續服藥及改善生活習慣,仍會有一定程度的復發風險。傳統上,醫生一般會吩咐患者於術後服用最少一年雙抗血小板藥物。而近年也有大型研究證實新一代的抗血小板藥物會比傳統一代的藥效更好及更能有效減低相關患者的復發及死亡風險。
近年,更有臨牀研究指,若把服藥時間由十二個月,延長至三十到三十六個月,患者再次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支架位置再出現栓塞的機會有顯著降低。然而,雙抗血小板藥物或會增加出血風險,加上每個患者都有獨特的情況,治療及用藥時間均因人而異,故患者應與醫生商討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心臟科專科醫生陳志堅醫生
新聞轉載:頭條日報 https://bit.ly/35u61Rb
以上新聞只供參考,如有問題歡迎向醫護人員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