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但華人社會往往忌諱談論死亡,以致每當面對親人臨終或離世,都表現得手足無措。明愛賽馬會照顧者資源及支援中心日前(29日)舉辦了研討會,邀請多位專家表達意見,希望提升大眾為居家終老早作準備,讓「去者善終、留者善別、 能者善生」。
調查反映一半人希望在家接受臨終照顧
是次研討會邀請了多名學者向護老者及專業同工作出分享。毋忘愛主席范寧醫生首先指出,長者在熟悉的環境離世及有親人、朋友的陪伴,都是善終的重要元素,他認為「死得好」是可以選擇的,例如長者在精神上能夠自決時,可以預先選擇日後病危時的醫療及個人照顧計劃,以及在甚麼特定情況下拒絕那些維生治療,也可以選擇臨終照顧及離世的地點。范醫生又指,根據2015年的一項名為「香港身後事的世紀演化」的調查顯示,有百分之50的受訪者表示希望在家接受臨終照顧。
明愛安老服務寧安服務計劃督導主任葉淑芬女士指出,就香港法例,註冊醫生在病人離世前14日內見過病人,並在離世後24小時內上門證實不屬於「非自然死亡」,註冊醫生是可以在死者家中簽發死因醫學證明書。死者家屬可拿着該證明書前往死亡登記處辦理死亡登記,繼而安排殯儀服務移動遺體。葉女士又分享了在家離世的殯儀流程,護老者需要在臨終前、彌留之際及善後遺體時所作的實務事宜,以及需要準備的文件。
明愛安老服務臨床心理學家唐敏忠博士則分享了護老者面對長者離世的哀傷反應,以及如何處理及支援。唐博士提醒,至親離世後,作為朋友不需急於要抹走死者親屬的傷痛,最重要是與哀傷者同行,陪伴死者親屬一起經歷每一個哀傷階段。
新聞轉載:HK01 https://bit.ly/3ADY8Eg
以上新聞只供參考,如有問題歡迎向醫護人員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