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藍醫生 | 全球一半房顫患者藥量不足中風 傳統藥監測數據易「滯後」 難防中風

中風可引起嚴重後遺症,但不少心房顫動(房顫)患者發現心臟問題的第一警號便已是中風。因此,確診房顫的患者一般須以抗凝血藥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即使如此,心臟科專科醫生陳曉藍稱:「全球有約一半房顫患者因藥量不足而出現中風。」當中的原因包括傳統抗凝血藥的藥效容易與維他命K「相沖」,即使患者頻密驗血,一旦抽血後服用影響藥效的食物或藥物,即變相令驗血結果變得「滯後」,根據驗血結果所調校的藥量未必準確,難以防止中風。

原發性房顫是由於心臟的竇房結組織出現病變和退化,而導致心律不整,不規則的心跳令部分血液在心房凝結成血塊,當血塊游移至腦部,便有機會出現缺血性中風。陳醫生提到:「在香港,100人之中便有1至2人患房顫,而且長者風險更高,65歲或以上人士發病率更達7%。」不過,房顫的症狀並不明顯,大部分患者只會偶爾感覺心跳異常,甚至沒有症狀。

評分表獲2分或以上屬高風險
要了解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可參考CHA2DS2-VASc風險評分表,當中列出各項增加中風的因素,如年齡、性別和病史等。陳醫生解釋:「如果是40歲的男性患者,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風險,其中風機會與常人相若。但若是80歲伯伯,既有高血壓及糖尿病,更有心臟衰竭,其分數則達5分,中風風險比起常人高6.7%。」一般而言,2分或以上的患者便需服用抗凝血藥預防中風。

傳統藥物須頻密調校藥量兼戒口
傳統抗凝血藥是透過抑制形成凝血因子的維他命K,而延長血塊形成的時間,因此患者忌吃含豐富維他命K的深綠色蔬菜和部分藥物,亦須頻密檢驗凝血指數,以調校合適的劑量。陳醫生亦指出,由於藥量常變,曾有患者意外服用過量傳統抗凝血藥,導致流牙血、鼻血,甚至胃出血。

相反,若藥量不足便會導致中風。陳醫生提醒,患者每次進食也有機會影響凝血指數,有患者即使已服用足夠藥量,卻因喝下五青汁而抵銷藥效。有統計顯示,全球約一半人服藥劑量不足而導致中風。

新一代抗凝血藥藥效較穩定 禁忌較少
幸而,隨著科技進步,新一代抗凝血藥能直接抑制凝血因子,藥效相對穩定,較少與藥物和食物的「相沖」,不須戒口。患者不必再時時覆診和抽血以監測凝血指數,可減少對生活上的不便之餘,也能減輕患者因飲食不當而影響凝血指數的心理負擔。

以上資訊由陳曉藍醫生提供

新聞轉載:有線新聞


以上新聞只供參考,如有問題歡迎向醫護人員查詢。